生物毒性检测仪-水质毒性快速检测仪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联系我们

全国热线: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金马路1号欧龙科技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鱼类进行生物毒性检测存在的问题(鱼类生物毒性检测标准)

鱼类进行生物毒性检测存在的问题(鱼类生物毒性检测标准)

文章来源:编辑   发布时间:2025-08-04

鱼类是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消费者,对水生态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当水体受到污染后(或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鱼类往往会在运动行为、生理生化特点、种群组成及分布等方面发生变化。因此鱼类是水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指示生物,也经常作为指示生物用于单一污染物或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毒性效应监测与评价。

鱼类进行生物毒性检测存在的问题

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中,受试鱼的选择很重要,其选择原则一般为对污染物敏感、在生态类群中有一定代表性、来源丰富、饲养方便、遗传稳定和生物学背景资料丰富的种类。

目前,国内常用的试验鱼有鲢(Hypophtha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鲤(Cyprinus carpio)、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等;国际标准组织(ISO)推荐的毒性试验标准用鱼一般为近交系的小型鱼类如斑马鱼、青鳉(Oryzias latipes)、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等鱼类毒性试验在国内外进行的均比较早,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涵盖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各个方面,在鱼类毒性测试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我国于相继颁布了国家标准《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 13267-1991)和《化学品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GB 27861-2011-T)。

目前鱼类毒性测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 传统的鱼类毒性测试一般需要24-96h,持续时间较长,满足不了野外监测预警的需要。

② 人工测试耗时耗力,对实验条件要求苛刻。

③ 作为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消费者,鱼类抵抗力强,对部分污染物的敏感度不高。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形识别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 开始逐渐利用鱼类行为的变化来测试水体的综合毒性,并由此研发了一系列仪器,但该方法的缺点是行为解析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容易误报,目前在国外已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广阔的应用空间。    

鱼类生物毒性检测标准


文章地址:http://www.swdxjcy.com/hyxw/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