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毒性检测仪-水质毒性快速检测仪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联系我们

全国热线: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金马路1号欧龙科技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技术指南(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指标选取)

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技术指南(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指标选取)

文章来源:编辑   发布时间:2025-07-17

在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生态环境监测司指导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编制的《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技术指南(试行)》已于今年10月印发,2023年1月1日起试行。《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技术指南(试行)》的印发,对于指导全国科学开展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分析,推动解决汛期面源污染突出问题,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

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技术指南

过去十年,我国地表水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初步交出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单,但治水任重道远,面源污染等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指出,“许多地方普遍存在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现象,往往一场大雨就把平时积存的污水、垃圾冲入河湖,而且管理基本也是一本糊涂账。

当前氮磷已经成为长江流域、近岸海域以及不少湖泊的首要污染物,面源污染正在上升为制约我国地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主要矛盾之一。如果不能有效解决面源污染,地表水生态环境改善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将难以为继。”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生态环境部创新性提出汛期污染强度的概念,定期公布汛期污染强度前50名国控断面及其责任地区清单,督促指导当地认真组织溯源排查,扎实整治城乡面源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各地在探索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分析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制定了《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全国科学、系统地开展汛期污染强度监测,精准识别汛期面源污染强度高造成水质波动反弹的水体,助力地方针对面源污染治理精准施策。

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指标选取

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指标该如何选取呢?根据生活、农业面源污染特征,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三项指标作为必测的地表水汛期常规污染物监测指标,入湖(库)、入海口断面增加总氮作为必测指标。其余地表水监测指标可以根据区域实际污染特征选取,例如挥发酚、重金属等。为识别地表水断面水质是否受汛期影响,可利用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水位、流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辅助判断汛期面源污染特征。



文章地址:http://www.swdxjcy.com/hyxw/263.html